今天行程是出發前往位於三鷹市的吉卜力美術館,也就是大家都喜歡的宮崎駿美術館啦。
宮崎駿對日本動畫的影響真的很鉅大,沒有人不將他當作動畫界的大師來膜拜;印象中第一次接觸到宮崎駿的卡通是國小時看的”螢火虫之墓”,就連當時還是國小生的我都訝異自己竟會對一部卡通片感動到眼淚直流,畢竟在這之前我所看的每一部卡通片都是帶給觀眾歡樂的。後來又陸續看了”龍貓”、”心之谷”、”海潮之聲”、”兒時的點點滴滴”、”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平成貍合戰”、”霍爾的移動城堡”、”神隱少女”…每看一部宮崎駿的動畫片,就愈欽佩他為卡通裡面的主角設定的個性、劇情的發展及寓意,更佩服的是宮崎駿在每個場景及路人甲乙丙都刻畫得那麼細緻,一點也不粗糙帶過,所以每次看宮崎駿的卡通都是以備受感動的心情居多,就算一看再看也不覺得浪費生命。
我們搭乘”JR中央線特快”到三鷹站,在車站旁就有”龍貓公車”可以直接搭乘前往位於井之頭公園旁的吉卜力美術館。”龍貓公車”一點也不”龍貓”,不過是輛中型巴士車,外觀以亮橘色為底,上面塗鴨著TOTORO罷了;”龍貓公車”的票價是單程¥200,來回¥300,由於我們計劃參觀完吉卜力後要前往吉祥寺,所以沒有向專人購買來回票,而是上車投幣,當然,如果購買來回票的就有搭乘”龍貓公車”的票根可以做為紀念。
從三鷹站至吉卜力的車程約五分鐘,今天的天氣仍舊是個陰雨天,但一抵達三鷹吉卜力的門口後才發現排隊等著入場的人潮還是相當多。吉卜力早上十點開門,我們抵達時還未到開門時間,但長長的人籠仍無法抹殺我們期待及興奮的心情。
拿著向台灣東南旅行社購買的門票證明(NT350元),直接入內向櫃台換取正式的膠捲門票,我拿到的是一張”魔女宅急便”中,琪琪誤闖森林遇上的那位女畫家圖片,LEO拿到的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應該是”神隱少女”中的一個大風呂圖片(手氣真差呀…呵呵),我發現,在吉卜力設計的膠捲門票中,應該沒有卡通中的任何主角照片才是,幸運的是,我們四個人拿到的照片都沒有任何一張重覆。
首先參觀的第一個重點是”動畫是怎麼製作而成的”,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宮崎駿運用了一些巧思及設計,向我們展示了一部動畫中的所謂連貫動作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我非常不具慧根的在這裡面待了好一陣子,對LEO提出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卻仍無法很具體的在腦海中產生一個”動畫之所以會動”的原理,真是愧對宮崎駿在這裡的用心。
出了展室後便拿出膠捲門票讓工作人員蓋章,準備進入”土星座”欣賞在吉卜力專用的動畫電影;”土星座”自2001年成立以來,專門播放一些吉卜力美術館專用的動畫電影,這些動畫電影的時間長度約15-20分鐘,不見得是宮崎駿親自製作的,大部分都是動畫工作室裡的工作伙伴製作,由宮崎駿掛名監製。
在等候進入”土星座”時,發現牆上掛了許多歷年來在”土星座”播放的動畫片照片,包括:
2001年(くじらとり)
2002年(コロの大さんぽ)
2002年(めいとこねこバス)我最想看的龍貓巴士番外篇
2002年(空想の空飛ぶ機械達)
2006年(水グモもんもん)
而我們這次看到的動畫片就是(水グモもんもん)。其實也算是一種幸運吧,因為”土星座”已好久沒有推出新的動畫,碰巧我們來的時候就是播放新動畫片,這也是一種不見得人人都有的運氣。
(水グモもんもん)一開始是描述一隻水底昆蟲(男)在水底的生活細節,包括要躲著魚兒們的食撂,後來偶然遇見一隻水蜘蛛(女)用優雅的長腳在水面上東跳西跳,好不快樂的情景而深深迷戀上,因此經常偷偷躲在某個角落望著水蜘蛛,直到某一次水蜘蛛遭遇到其它生物的攻擊,不甚落入水底,這隻水底昆蟲趕忙製造空氣包住水蜘蛛,並將其隱藏在水草的葉子中避免被魚類發現,等到水蜘蛛醒來之後發現自己置身於水中而受到驚嚇,便趕緊離開水底,而水底昆蟲也因水蜘蛛受到驚嚇而感到失落,以為水蜘蛛討厭自己,並且以後再也見不到水蜘蛛…就在之後的某一天,兩隻昆蟲再度相遇,水蜘蛛邀請水底昆蟲,並表示願意搭載水底昆蟲帶牠到處逛逛以報達水底昆蟲的救命之恩,於是水蜘蛛用前腳挾起水底昆蟲,用後面的4隻腳在水面四處快活的跳來跳去,水底昆蟲感覺非常愉快,就在此時,一個生物再度突襲水蜘蛛,水蜘蛛帶著水底昆蟲不斷閃躲攻擊,由於挾帶著水底昆蟲,水蜘蛛閃躲得十分辛苦,最後,水蜘蛛不得已只好放開水底昆蟲,水底昆蟲再度落入水面,而水蜘蛛則成功的逃離攻擊,也離開了水底昆蟲的世界…水底昆蟲望著離去的水蜘蛛背景,再度沒入水底,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故事簡單卻描繪得十分仔細,將水底世界的生態用另一種角度呈現給觀眾,很有意思。(但我還是比較想看…)
看完動畫片,我們沿著館內的小螺旋梯爬上二樓,二樓有著仿造宮崎駿動漫工作室的場景,尤其牆壁上貼滿許多動畫的原稿設計圖,真的好想擁有。另外還設立一間「企劃展示室」展示其它作家及畫家的作品;我們去的期間剛好是展示Ardman動畫工作室的作品,Ardman是專做各類動畫(特別是黏土動畫,曾經做過電影Chicken Run,台譯「落跑雞」),有趣的是他們不僅展示了黏土動畫的角色真品,還設計一座大木箱房子,透過木箱房子的窗戶往內望,可以看見房子裡的角色們生活的情形,很有趣;此外,Ardman工作室也在展覽室的角落四處設立了一些可以供遊客自己動手轉動圖片形成的小動畫效果,很好玩。
二樓還可以通往美術館頂樓,頂樓有著著名的”天空之城”機器人士兵,在天空飄下細細雨絲的情形下,我們很快的排隊與機器人士兵拍照,也和刻著拉普達文字的中樞石碑合影,然後迅速地離開頂樓(實在是不想繼續淋雨,雖然雨不大,但站久了也是會濕衣裳的)。
回到二樓,大大的現實版龍貓公車正在眼前,多想化身為小孩子躲進龍貓公車車身裡,幻想自己正像幸運的小梅在龍貓公車裡搖搖擺擺前往某個目的地,只可惜我們一個個長得比誰都高,這種念頭真的只能用想的,超級可惜。
此外,館內還設置了「圖書閱覽室」,除了有宮崎駿動畫所出的書籍及”土星座”所放映的各期動畫片的畫冊可供選購外,還有許多是衍生的”課外讀物”;比如我們這次看的”土星座”動畫是(水グモもんもん),閱覽室裡就會另外準備其它的水中生物書籍讓遊客們能更深一層認識動畫片裡的昆蟲種類及特色,真是太富有教育意義了。當然,閱覽室之所以叫閱覽室,是除了可以買回去看之外,還可以用租書的方式帶走,至於如何租?要付錢或不用付錢我就不清楚了。
我在此也買了3本書,一本是「吉卜力美術館的簡介」,一本是「可羅的大散步」畫冊,一本則是「小梅與龍貓巴士」畫冊;後二者皆是”土星座”曾播放的短篇動畫,因為二篇故事都十分溫馨可愛,於是我忍不住購買做為紀念。
另外,當然就是只能在吉卜力才買得到的”歐咪阿給”專門店啦,我們簡直在這裡大失血,之前完全沒想到在這裡失的血比在Disney失的還多,我們簡直瘋了,每個人手上都是一大包的收穫。
LEO買了一個大隻的”龍貓公車”布偶,還有一張宮崎駿最新動畫片「地海戰記」(ゲド戦記、Tales from Earthsea)原聲CD(手嶌葵主唱),這部動畫片日本、香港、韓國及澳門皆已上映,唯台灣預計要等到2007年2月9日才會上映。這部動畫片是由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擔任導演和分鏡腳本,當初宮崎駿因為宮崎吾朗沒有任何動畫及電影製作經驗,因此決定由宮崎吾朗擔任導演時,曾受到部分影迷的反彈,而宮崎駿也曾大力反對宮崎吾朗執導此片,甚至在製作期間倆父子避不見面,但後來宮崎駿漸漸默認了。在試映會時,宮崎駿曾觀賞一個小時便離席,但在影片結束時又回到場內,這個舉動的背後意義是什麼,我就不解了…。
總而言之,這張原聲CD的音樂非常正點,尤其是主唱手嶌葵的聲音非常清新,我們還在涉谷站前的三面電視牆上同時看到手嶌葵在「地海戰記」原聲CD裡的主題曲廣告,其魅力之大無法想像。相信屆時看過這部動畫片之後,應該對CD裡的音樂會有更多感覺及印象才是。
至於我則買了膠捲書籤(分別是「天空之城」及「神隱少女」二套,每套三張),還有可閱讀膠卷書籤及膠捲門票的簡易型BOX,另外還買了圖樣獨特的吉卜力MARK的胸章好幾枚、手機吊飾等小物…東西看起來不驚人,價格比較驚人才是真的~(呵)
買完東西之後到吉卜力美術館的後院,發現了人滿為患的咖啡廳「草帽」,這裡的咖啡就是有”魔女琪琪”圖樣在上面的可愛咖啡,不過我們倒是對此沒有多大興致,直接在後院尋找一些可愛的小設計,比如在某面牆的下方有個小窗,裡面塞滿了許多可愛的小黑煤,在後院的中間還有個汲水亭,是古早時期汲取地下水的設備,在台灣也看得見…終於將整個吉卜力美術館參觀完畢,真的很溫馨且處處充滿驚奇及有趣的美術館,好喜歡好喜歡吉卜力,下次還有機會到東京的話,肯定還要再來玩一趟的。
- Nov 01 Wed 2006 15:20
東京行之第四日(新宿-三鷹吉卜力-吉祥寺-淺草寺-新宿)上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